康保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见行见效
来源:bob综合官网 发布时间:2025-04-04 08:10:40
3月24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关于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拟命名名单的公示》,康保县哈咇嘎乡沙院村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拟命名名单。近年来,康保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项行动,持续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合理统筹优布局。按照“统筹布局、整合资源、分级创建、成片推进”的原则,康保县以总占地面积260平方公里的“张纪新城”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丹清河乡、哈咇嘎乡、土城子镇3个乡镇,组成县域南部片区和美乡村示范区。示范区内打造特色产业种植区、生态循环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清洁能源核心区”和“太极文化研习区”,形成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与村庄规划相结合,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村庄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村庄文化等特征,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特色保护类、保留改善类及建成区城中村等类型分类,进一步明确整治方向,分类有序推进。
多措并举强保障。强化责任落实,明确乡镇为区域内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本乡镇工作方案,乡镇主要负责为“一线总指挥”;村为实施单位,村主要负责为第一责任人,组织动员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清洁行动。强化资金支持,建立财政投入为主、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为辅、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村民投劳配合的资产金额的投入体系,2022年至2024年累计整合各类资金5.87亿元,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并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强化统筹规划,全县15个乡镇,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为重点,持续整治人居环境,形成了以点带面、多元辐射的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格局。
全面推进抓成效。将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全县32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片”的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机制,定期管护、定期维护。将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聚焦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全力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六大“专项行动”,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依托现有有机肥加工厂,组织农户集中收集畜禽粪污,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针对农用地膜污染问题,通过“政府补一点,种植户出一点”的办法,鼓励农户使用可回收加厚地膜。由县城管局牵头,在全域实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环卫保洁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与移风易俗相结合,积极地推进“双争有我”文明实践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星级文明户评比、“最美康保人”评选等活动,培育典型、示范引领,2024年共创建美丽庭院2400户、精品户618户,形成了群众人人争当环境治理模范的生动局面。
健全机制强落实。着力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拆除长期无人居住失去居住功能、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有碍观瞻的残垣断壁和破烂房屋9万多处;完成“四类人员”危房改造8500多户,农村非流动人口危房全部清零;修建农村公路123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5万盏、实施村庄绿化2.1万亩、建设厕所22870座,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了99.38%,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98.46%,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提升。目前,农村厕所管护五项机制已全部运行,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已纳入城乡一体化治理体系,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管护全部纳入《村规民约》管理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完善管护机制,理顺了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管护界限,杜绝了“三不管”地带和治理盲区。加强1.5万名农村公益岗管理,全县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分别制定了村内、村域外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网格化管理分布图,公益岗网格化按照“一人一网格”设置,确保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洁清洁。
今年,该县将继续致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确保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特色产业实现明显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健全,乡村治理效能明显地增强,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康保提供有力支撑。本报讯 (记者 朱晨晖 通讯员 刘雅轩 王秀芳)